自荐人: 匡保华

一个爱茶,爱做茶,且愿意终我一生对茶保持最初的好奇心与旺盛的求知欲的制茶师。

匡保华,女,1955年6月出生,茶叶加工高级技师,安化松针(我国特种针形绿茶之代表)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湖南省褒家冲茶场有限公司制茶技师。2018年荣获“益阳工匠”的荣誉称号;第七届“湘茶杯”名优茶金奖;益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党代表。

从事茶叶科研、生产40多年。她是60年代的知识青年,响应当时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1972年3月进入褒家冲茶场(原安化县茶叶试验场)工作。匡保华在褒家冲茶场从事茶叶科研、生产40多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成长为茶叶加工高级技师、安化松针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在50年代,安化松针作为国庆献礼茶,是敬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款优质名优绿茶,也是我国针形绿茶杰出的代表作品。松针的制作工序非常严苛,它的制作要求是圆、紧、直。安化松针,顾名思义就是像松针一样细,在制作方面必须有严谨的、传统的制作工艺,每年的安化松针全部是由传统的手工制作完成。匡保华是褒家冲茶场的老职工了,她1972年进入茶场工作,先后做过茶园培管员,后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做茶的时间已有40多年,如今六十多岁的她是褒家冲茶场的老制茶师,制茶水平在场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安化松针的制作极为精巧,具体操作分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炒坯、摊凉、整形、干燥、筛拣等八道工序。为了保证安化松针的品质,对鲜叶原料要求极高,采摘极为讲究,采用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叶,并且要保证没有虫伤叶、紫色叶、雨水叶、露水叶。此外,为保证成品茶齐整,也不能有节间过长及特别粗壮的芽叶,制作过程中,各道工序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而匡保华作为场里数一数二的老制茶师,一直兢兢业业,所有工序必须亲力亲为,时时刻刻监督着茶叶的质量稳定。

匡保华刚开始学做安化松针,因为没有经过专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她只能反复地实践,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突破口。靠着对做茶的热爱与不服输的冲劲,两年后,匡保华终于做出了自己比较满意的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匡保华严格要求自己以质量为先,手工做出来的成品茶,不只是满足于达到公司销售的质量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先过自己这一关,有红梗,或者颜色达不到标准的都不行。

因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匡保华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与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得到领导们的一致认可与肯定。在1999年1月—2015年8月,匡保华先后担任褒家冲茶场主任兼制茶厂厂长。期间,匡保华仍然没有离开生产一线,她潜心于茶叶种植技术和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并带领技术团队不断改革、创新。匡保华组织参加研制的安化松针评选屡获殊荣:2005年6月第七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安化松针荣获金奖;2005年10月安化松针评选为湖南十大名茶。2017年4月,匡保华带领公司生产团队参加“遵义绿杯”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荣获中国技能大赛“遵义绿杯”个人三等奖;2017年5月,带领公司生产团队参加“湘字号”传统手工制茶技能大赛。赛事制度严格,其中有一条规定:所有参赛选手均不能佩戴首饰,否则将取消比赛资格。而偏偏她手上就戴了一个玉手镯,那是母亲给她的嫁妆,从出嫁那天起就一直戴在手上,30多年了从没取下过。现在手腕变粗了,要取下来谈何容易。她找到一家玉器店,请专业师傅帮忙,可还是没取成。难道就这样放弃比赛?匡保华心一横,用锤子一下将玉手镯敲碎。心里很疼,但她很快就调整好状态,如期参加了比赛,并取得了个人手工操作第三名。因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2017年11月,公司授予她“褒家冲茶场百年十佳荣誉奖”,董事长李俐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牌。

退休后的匡保华,原本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但是她不舍得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每年清明前后,是匡保华最忙的时候。为了做好茶,她把行动不大方便的丈夫交给女儿照顾,自己带着一批制茶工,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干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是一通宵。累是肯定的,可她辛苦却快乐着。为了传承“安化松针”手工制作技艺,她不定期开展制茶培训,吸引了很多优秀上进的青年人主动上门拜师。她热心教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据了解,她先后已带了100多个学徒。现在的她,已经戴上了老视眼镜,但是她手上的活依然那样娴熟。她自己说,如果可以,她希望能在制茶的岗位上一直到干不动为止。

勤勤恳恳工作50多年,以场为家,匡保华在提升安化松针品质、传承保护安化松针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及公司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安化茶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