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人: 王思伟

 坚守一线设计岗位十八载,匠心智造勇突破,做穿跨越交通难关的设计先锋;人水桥城相联动,路桥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精益求精见初心”,服务社会;实践导向、工程为魂,助力交通勘察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思伟,男,1983年3月出生,2006年从湖南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南大学所属的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从事铁路、市政及公路行业及交叉行业的工程设计与研究、咨询评估工作,现任院副总工程师。从业18年来深耕于勘察设计一线,具有勤于钻研的工匠精神,始终坚持“勇于创新、创人民满意的传世精品”的匠心设计工作目标,坚持追求卓越的设计作品。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正高级工程师,2021年被评为“第一届湖南省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第一届湖南省公路学会十佳优秀工程师”,2022年被认定为“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湖南省企业创新达人(技能工匠类)”

一、主持多项重点工程的设计工作,技术过硬,理念创新。

 工作18年来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阳春铁路支线、长株潭一力物流园铁路专用线;湖南省娄新、溆怀、铜仁市沿印松高速、珠三角环线隆林支线等铁路跨线桥50余座;G320湘潭绕城线、长沙市机场大道改造工程、张家界市滨水内环线白马泉高架桥等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勘察设计项目近200项;主持了长沙地铁6号线和7号线涉京广铁路、各种油汽管道和采矿工程涉铁项目等安全评估百余项;技术过硬、理念创新、科技含量高具有很好的创新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荣获优秀工程设计与咨询奖50余项,其中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0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二等奖17项,多个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最美农村公路、全国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工程、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奖;发表了学术论文16篇、取得授权专利1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

二、在顶进地道桥与上跨铁路跨线桥领域设计领域,始终坚持“匠心智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工程建设不可避免会与运营铁路、高速公路交叉,既要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又要确保既有运营线路的安全运输,这类交叉工点往往是项目建设的“卡脖子”节点。

 在顶进地道桥设计领域,通过潜心研究,带领团队解决了新建或改扩建城市道路与既有铁路立体交叉时受既有铁路小半径、低覆土、大交角等因素限制较多的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种下穿高速铁路防洪堤”、“一种下穿铁路高路堤顶进施工的双层框架桥”、“一种线路架空用人工挖孔桩”、“一种铁路道岔区线路架空加固装置”等专利,广泛应用于顶进地道桥设计领域。

 在上跨既有线铁路跨线桥设计领域,带领团队精心设计于创新,在大吨位转体施工跨线桥、顶推施工跨线桥梁方案设计技艺精湛,为打通交通瓶颈做出了显著成绩,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设计团队为湖南本土唯一能够设计顶进地道桥与铁路跨线桥的专业团队。

 长沙市书院路下穿京广铁路桥改建工程属于国内少见的拆除既有铁路桥并新建框架桥的案例,铁路线路位于圆曲线、斜交40度、线间距小,在既有桥桥台后顶进边孔框架桥进行交通疏解后再拆除既有铁路桥并就地现浇框架桥的设计方案为国内首创。

 建成后长沙市丽江路下穿京广铁路立交桥工程被列为2021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属于典型的曲线、斜交、拆除既有铁路老桥后再新建框架桥,具有线间距小、线路超高大、铁路运输设备防护难度大等诸多难点,设计和安全风险极高,其难度就像是“在老虎嘴里拔牙”,经过攻克设计难点,为项目顺利竣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得到了铁路部门和各参建单位的广泛好评。

  湘潭市昭山示范区白合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框架桥项目,采用单层与双层框架桥结合、D型便梁架空线路后再顶进施工的创新设计,将高覆土顶进框架桥变为低覆土顶进框架桥。该项目为国内首次采用顶进施工的双层框架桥,为下穿铁路高路堤顶进框架桥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常德市善卷南路采用2-18m大跨度桥式盾构地道桥下穿长常高速公路,该地道桥为国内首例穿越富水卵石层超浅埋顶进地道桥,板顶覆土仅2.0m,分基坑和路基、开挖核心土进行分别止水加固,采用钢桁架进行超前支护进行顶进施工的的设计方案,施工期间高速公路路基稳定,运输畅通,效益明显。湘潭市昭云大道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为国内首例大跨径全断面岩石条件下门式盾构顶进下穿高速公路地道桥。

 珠三角环线东莞至深圳高速公路龙林支线上跨广深及莞塘深联络线立交桥为(80+142+142+80)m转体刚构桥,三个墩高近30m的双肢薄壁T型刚构墩底转体后再顶推合龙形成刚构桥,转体重量达2.4W吨,施工期间稳定性控制是最大难点。长沙市湘府路京广铁路跨线桥由于施工场地狭小,黑石铺车站电气化设备密布,为不影响既有京广线营运,采用主跨50m单点顶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越京广线黑石铺车站,单点顶推重量达4000t,被誉为“中南第一梁”

三、在城市桥梁设计领域,匠心设计,构建了“人、水、桥、城”相互联动的空间景观设计理念

 主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设计理念,张家界市滨水内环线白马泉高架桥采用基于“桥梁、文化、休闲、景观”于一体的创新设计理念,在省内首次采用大悬臂双柱盖梁花瓶桥墩,大胆的采用了小半径大跨径曲线刚构桥并在桥上设置T型平面交叉口的创新设计,对桥下陡峭的澧水河岸空间布设亲水游道、体育娱乐休闲设施和景观小品。

 将鹭鸶湾大桥、鹭鸶湾路、澧兰桥等桥梁群落打造为澧水两岸"活力组带"和城市风貌的"展示平台"、构建"人、水、桥、城"相互联动的空间景观格局,形成"城中有桥、桥上看城、桥城互动、顺水融景"城市景观风貌。

 研究了Y型墩刚构—预应力组合连续箱梁桥预顶合拢等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很好解决了“多跨、长联、矮墩” Y型墩刚构桥梁水平力很大的难题,并成功应用到张家界鸬鹚湾大桥重建工程、长沙市万家丽北路捞刀河大桥等复杂大型城市桥梁中,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在城市高架桥设计领域,不断创新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长沙市机场大道改造工程起点接现有长永高速公路黄花收费站,终点与机场T1、T2航站楼匝道相连,桥梁全长4.5km。该项目采取在相邻已建高架桥桥面采用自锚式千斤顶单点顶推将箱梁顶推跨越长沙磁悬线,再整体高位落梁4.2m至设计位置的创新设计。该项目为国内首例上跨磁浮顶推施工钢箱梁,首次近距离靠近1500V直流电磁浮轨道施工,将BIM技术应用于上跨磁浮钢箱梁顶推施工中获得了宝贵的成功经验,实现了上跨磁浮桥梁多项技术突破和创新,社会、经济效应显著。

四、来源于实践、服务工程,服务社会

 坚持问题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不断优化与创新设计方案,将论文写在设计工程上,助力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工程项目,主持和参与了湖南省交通运输厅2020年度科技创新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钢-混叠合体系桥梁施工多参数耦合作用下结构安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古桥保护技术及文化传承研究》等科研项目;参编《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高架桥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钢管顶管技术标准》等规范,审查了《预制拼装桥梁技术标准》、《超高性能混凝土人行天桥技术规程》等湖南省地方标准,为湖南省桥梁工程工业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依托《古桥保护技术及文化传承研究》项目,参与中南大学《诗话桥》古桥保护团队工作,并参与《湖南古桥保护与文化传承》项目。

 编写了《注册道路工程师知识和案例考点精讲》、《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执业资格考试模拟试卷》,对于道路交通工程勘察设计一线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担任湖南省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专家、湖南省交通运输厅设计审查专家、湖南省公路建设市场督查专家、湖南省勘察设计行业专家等,多次参加工程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等重大项目技术成果的评审;担任长沙市桂花路匝道桥应急处置工程、长沙市石马铺京广铁路跨线桥应急拆除工程、郴州市永兴县G107线马田跨线桥拆除重建抢险工程等多项应急抢险工程技术负责人;为交通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