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人: 杨通洲

一支笔,一本本子,一顶草帽,一双赤脚,穿梭于田间地头。

  杨通洲,男,出生于1983年1月,湖南湘西人,苗族,九三学社社员。2006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在益阳市农科院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高级农艺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国家、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农业丰收一等奖1项,益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益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育成耐盐碱水稻品种突出贡献奖,益阳市人社局嘉奖5次、益阳市“十佳”科技先进工作者和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益阳市百位最美劳动者、益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益阳工匠、益阳市首批高层次人才。

  该同志政治思想坚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兢兢业业,潜心科研,成效显著,为湖南水稻种业振兴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益阳市各级领导和种业同行们的一致认可和媒体报道。现将该同志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一、思想品德好,为民情怀浓

  该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将忠党报国为民的坚定信念落实于推动种业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中,而且一直奋力拼搏于水稻育种一线和种业振兴的主战场,用自己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奉献给农业、农村、农民。久久为功的科研创新成果,不仅造福了千家万户,而且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科学积累多,创新能力强

  (一)勤奋学习,理论功底深厚

  该同志勇于把握国际种业科技革命的新趋势,立足于国家种业振兴的战略需求,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和继续教育,潜心学习作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不仅系统掌握了水稻遗传育种理论知识,而且在功能基因挖掘、遗传转化体系、转基因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双单倍体育种、分子抗逆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新型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具有较多的科学积累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为高水平的开展水稻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二)干学互促,创新能力突出  

  该同志不仅在益阳市农科院的水稻科研课题较多,同时参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进行耐盐碱水稻育种。一方面虚心向课题组的同事学习和交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经常到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学习观摩、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从而更加明确了水稻育种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有效提升了水稻育种的研究水平。该同志在水稻两系亲本繁殖上,创建了“稻蔸多年再生种性保纯”良种繁殖体系,解决了多年来在水稻两系亲本保纯繁殖的技术难题,有效降低了水稻亲本遗传漂移的风险,对杂交水稻安全制种和种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一)热爱工作,任劳任怨

  该同志同时负责益阳市农科院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和广西星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工作,不仅春夏秋季需要在益阳进行早、中、晚水稻品种的选育,而且在寒冷的冬季需背井离乡前往海南南繁育种,过着像候鸟式的生活,长期处于全年无休且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工作状态,职责在身,毫无怨言,经常一支笔、一本本子、一顶草帽、一双赤脚穿梭于田间地头,用他勤劳的双手记录实验的每一项数据,用他的双脚丈量着试验田的每一块土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真正寓意。

  (二)奋力拼搏,无私奉献

  面对水稻育种任务重、要求高、季节紧的实际情况,该同志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常年披星戴月,对每一个水稻种质、每一个亲本测配、每一个品比试验,每项抗性鉴定,每个品种考种都一丝不苟,对每个试验小区的播种、施肥、防病、除虫、收割等一系列农事都亲力亲为,用他“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时间创新一项项科研成果,用他一滴滴心情的汗水浇灌出一颗颗金色的稻穗。

  三、创新种业,成效突出

  (一)主持育成耐盐碱水稻品种“袁两优1号”

  采取海水稻逆境胁迫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制出一批耐盐碱水稻优异种质和亲本材料,通过恩恢58与R900进行杂交,经5年10代定向选育出耐盐碱特性强的恢复系R9001。选择含有耐盐碱P8基因的“广湘24S”作母本,与耐盐碱的恢复系R9001配组,选育出“袁两优1号”。该品种区试亩产量达498.9kg,于2022年通过耐盐碱水稻品种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苏、浙江沿海籼稻区土壤含盐量0.3%-0.5%盐碱地用淡水灌溉种植,为我国盐碱水稻品种选育作出了新贡献。

  (二)主持育成优质抗倒水稻新品种“星两优2号”

  2019年至今负责广西星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工作,通过种质资源的筛选与改良,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示范,筛选出优质抗倒新品种“星两优2号”参国家区域试验,拟解决桂林地区新品种的轮换种植。

  (三)主持益阳市兰溪大米产业研究院低吸镉水稻品种选育课题

  利用缺失或变异MP5基因的核心种质与水稻优异资源杂交转育,在筛选3000余份育种材料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分子标记辅助定向选育,选育出22个低镉新品系,已在赫山区、资阳区、桃江县等基地开展多点品种示范,试验小区平均亩产620.6kg、稻米镉含量低于0.2mg/kg,稻米品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取得了益阳市低吸镉水稻品种选育的新突破。

  (四)主持益阳市超级稻新品种选育课题

  1.育成水稻两系不育系“旭98S”和“伍S”。育成的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适宜,异交力高、配合力强、米质优,成为了湖南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骨干亲本,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益阳市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主持育成两个国审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伍两优华占”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665.9㎏,比对照增产7.87%,全生育期130天,千粒重23g,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美两优536”于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达629.89㎏,比对照增产4.6%,全生育期133.7天,千粒重23.5g;上述两个品种具有亩产超1000kg的增产潜力。

  (五)主持益阳市南县稻虾米产业研究院的水稻新品种选育课题

  根据益阳市政府的农业有关政策要求,结合南县稻虾米产业发展规划,在课题组分工协作下,进行了2000份适用于虾田种植水稻种质资源筛选,选育了11个品种进行虾田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2023年4个品种顺利通过初选,试验小区平均亩产615.6kg、稻米品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抗倒性强、抗病性达到国家水稻新品种审定标准,取得了虾田专用型水稻新品种选育的新突破。

  (六)开展“超优千号”和“湘早籼45号”示范推广

  1、开展超优千号(湘两优900)高产示范。超优千号是袁隆平院士亲自选育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主打品种。在袁隆平院士的指导下,开展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构建了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态”为核心的“旺根壮秆重穗”超高产栽培模式。最高稻谷亩产达1149.02公斤,截至2023年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多万亩。

  2、主持研创了湘早籼45号品种保纯复壮技术。湘早籼45号于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地区早稻主推品种,累积推广应用超3亿亩次。为了保障湘早籼45号的种性,研创“系圃法+分子辅助选择”一体化的保纯复壮技术,构建湘早籼45号“原原种--原种--良种”良繁体系,确保湘早籼45号审定后15年的种性持续稳定,为发展湖南乃至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该同志思想品德好、为民情怀浓,科学积累多、创新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创新种业、成效突出,为农服务十几载,甘洒热血写春秋,体现了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和益阳市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