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肾病患者怎样吃才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05 18:26     来源:大众卫生报    作者:张东霞

肾脏作为我们身体的“净化器”,默默承载着排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重任。然而,一旦肾脏出现问题,可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贫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饮食治疗可以减少代谢废物的形成,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维持内环境平衡、减轻肾脏排泄负担,进而减轻对残存肾单位的进一步损害,延缓肾病进展;接下来,我们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管理的要点。

一、饮食管理

1、低盐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若合并水钠潴留与高血压,应严格低盐饮食。钠离子过量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水肿与高血压加剧,建议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g。若无水肿症状,食盐量可适当放宽至5克,但仍需保持口味清淡,远离腌制、烟熏、烧烤等加工食品。同时,应限制酱油、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追求低盐,但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宜食用低钠盐。低钠盐以普通盐为基础,添加了氯化钾和硫酸镁,氯化钠含量降低30%,氯化钾含量增加30%。肾功能减退时,钾离子排泄减少,易导致高钾血症。因此,患者在选择食盐时需特别谨慎,以避免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

2、低脂低嘌呤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脂血症、高尿酸者:建议低脂低嘌呤饮食,烹饪时建议多用植物油,减少动物油;烹饪方式建议清蒸、炖、煮,烹饪前可先飞水,后烹调,最后下调料,可减少钾及磷、嘌呤摄入;不建议炒、煎、炸,少吃蛋黄、肥肉、动物内脏、海产品。

3、水分管理:适量饮水,量入为出

慢性肾脏病无水肿及尿量正常者: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存在水肿和(或)尿量减少者需量入为出,饮水量为前一天尿量+500ml(此数值包括所有摄入食物中的水分)

4、低钾或高钾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排钾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高钾,高钾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严重问题,严重者可致心脏骤停而丧失生命。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因为进食少、呕吐腹泻、利尿剂等原因出现低钾,低钾容易导致四肢无力、胃肠蠕动减少及心脏传导阻滞。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血钾。若血钾高,避免进食高钾食物,进食含钾低的食物,钾低了则建议进食含钾高的食物。

高钾食物:香蕉、杨桃、橘子、樱桃、菠萝、芒果、菇类、海带、菠菜、竹笋、苋菜等。

低钾食物:胡萝卜、南瓜、西葫芦、西兰花、生菜、柚子、李子、猕猴桃、火龙果等。

5、低磷饮食:

慢性肾脏病3-5期及维持性透析的患者:建议低磷饮食,磷摄入限制在(800~1000mg/d)。含磷高的食物:动物内脏、坚果、加工食物如零食、饮料等。烹饪前可先飞水,后烹调科。

饮食“控磷”的核心是针对加工食品和饮料,而不是肉、蛋、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不要为了“控磷”而盲目禁食导致营养不良。

6、优质蛋白饮食:非透析患者推荐优质低蛋白,维持透析患者推荐优质高蛋白优质蛋白是指与人体蛋白质构成相似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它在体内代谢后能更好地被人体利用,产生的含氮废物少,对肾脏负担小,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每天摄入的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50%~70%。

1. 优质蛋白食物:

(1)动物性食物:选择白肉类食物如鱼禽类,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尽量少吃,一般每周1-2次,每次不超过50g。蛋类和奶类通常含磷较高,需适当控制用量,鸡蛋每天不超过1个,奶类不超过300ml。

(2)植物性食物;大豆(黑豆、黄豆、花生等)及其豆制品如腐竹、豆腐等做为蛋白质及钙来源。

2. 针对不同人群蛋白推荐量:

(1)慢性肾脏病1-2期者推荐蛋白摄入量0.8-1.0g/kg/d;建议植物性食物为主。

(2)慢性肾脏病3-5期者推荐蛋白摄入量0.6g/kg/d,优质蛋白比例应该占到50%-70%。联合复方α酮酸制剂(如开同片)降低发生营养不良风险,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

(3)慢性肾脏病5期接受维持性透析患者或者腹膜透析建议优质高蛋白饮食(1.0-1.2g/kg/d),因为患者透析过程额外丢失。

二、生活习惯与心态调整

生活习惯:确保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能够增强体质,对肾脏大有好处。但运动时需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度。

乐观心态:保持乐观心态,学会情绪管理;每日监测血压、体重、尿量等指标,每周记录饮食监测食物摄入情况,每月医院复诊,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规范治疗及饮食管理。

三、结语

科学的饮食是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对肾脏疾病患者实施正确、合理的饮食,可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功能进展。积极调整心态、掌握知识,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做好饮食管理是目前国内外公认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和重要手段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