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荐人: 张利好

 作为转向架事业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领衔技师,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张利好成长为经验丰富、独挡一面的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在工作中倾囊相授,凝聚共识,培养各类数控车工技师30余名。

 张利好,男,1989年10月,汉族,入党积极分子,2010年入职株机公司,主要负责车轮、车轴加工,数控车工、加工中心双高级技师,株洲市C类高层次人才,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转向架事业部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转向架事业部车轮加工班是火车运行关键部件的生产单元,株机公司生产的各类车型的车轮都来自这里。2010年,张利好成为了该班组的一员,尽管之前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但从校园到工作岗位,从书本理论学习到现场亲身实践,远比想象中复杂的多。“看到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尺寸,一下子就懵了。”张利好回忆说:“由于对刀具、零件不熟悉,产品加工更是无从下手。”张利好心里就憋着一股劲,要把技术学通、学透、学精,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认真总结,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他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株洲市技能大师”、“高铁工匠”、“中国中车劳动奖章”、“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青年岗位能手”、“中车技术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他说:“每多一份荣誉,就多一份责任”。成为中车技术标兵之后,他连续完成技术攻关8项、QC攻关3项、推广先进操作法4项、精益改善多达80余项,发布技术性论文12篇、参编数控车工书籍1本,主编《轨道交通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技术指导》书籍。

“要想在公司扎根下去,就得有一技之长。”张利好在和车间同事交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俨然一副老师傅的神态。然而这位“老师傅”其实是出生于1989年的“新青年”,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全国技术能手,熟悉各项车轮数控编程操作。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张利好用了十年时间。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三十岁出头的他,连续4年代表公司参加市级、地区级及中车级数控加工技能大赛夺得大奖,在国家二类比赛中获得“加工中心一等奖”、“数控车工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8年5月,中车株机打造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当时有一条车轮数字化新产线,其中有两台双滑枕数控立车和两台双滑枕数控立式车铣中心,产线都是国外进口的新设备、新系统,之前从未接触过,调试的难度异常之大,但对张利好来说难度越大、挑战越大他越感兴趣,越要弄个明白。加之当时生产任务重,车间人手紧张,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新线越早调试好,我们的生产效率就能越早提高”,张利好主动请缨,配合厂家参与调试。他攒足了劲,晚上6点到12点在老线上班,白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配合设备厂家人员调试设备、验证工艺和加工程序,完全放弃休息时间,一头扎进新产线的调试工作,参与每一个节拍的调试。他将30多个产品尺寸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加工路线牢记大脑中,每一个参数的设置,每一个数据的量化,反复研究,在短时间里掌握了设备操作技能和参数设置,并协助技术人员完成HXD1、HXD1D、HXD1B以及各类地铁车型的产品试制,服务于产品的调试工作和技术创新。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2018年10月车轮数字化产线调试成功,比原计划提早了2个月。产线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填补了轨道交通转向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空白,并以此打造了全球首个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先后荣获了“中国质量技术奖一等奖”、“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一系列荣誉。

作为一名技能员工,只有踏实细致的工作,才能做出正确的指令,身先士卒,才能得到认可。张利好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止于此,“新时代的工匠,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更要成为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的技能型人才。”张利好是个有心人,车轮智能制造产线RQMC钻制动盘销孔时,经常发生挤到铁屑钻花折断车轮报废的质量事故。2019年,车轮智能制造产线因为钻削刀具挤到铁屑而导致6把定制刀具折断、4片车轮报废,造成2000万的设备损坏。多次更换动力头配件,不仅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操作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每次在钻制动盘孔时都要盯着操作面板,生怕出现任何异常。为此,他牵头完成了《车轮产线制动盘孔卡铁屑断刀攻关》,彻底消除断刀隐患,此项攻关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约18余万元。

 2019年,紧张的生产线里,车轮静平衡设备的支撑导座部件关键位置开裂,无法正常运转,导致生产线一度停工。设备厂家和零部件供应商没有单独的支撑座出售,如果对设备工作台整体更换,不仅价格高昂,且采购周期长。事业部领导和机电分工公司一致决定自制支撑座,重任落在了张利好身上。没有设计图纸、没有加工参数、没有设计程序参考,更不知道用哪种刀具加工。张利好勇挑重任,凭借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完成对支撑座尺寸的测绘、三维造型、UG自动编程等准备工作,后利用现有的加工中心,通过白加黑的不间断努力,仅一天就将支撑座加工完成。经测量,尺寸与原支撑座精度一致。维修人员调校后,静平衡设备成功运行。

2020年转向架事业部成立技术攻关创新小组,在张利好的带领下,申报技术攻关37项,短短半年创新小组就为事业部推进并完成事业部技术攻关23余项,申报公司级攻关9项,合计为公司节约260多万元。在2020年12月被评为“株洲市技能大师”,并一跃成为数控加工系列技术攻关的领军人物。

 疫情期间,张利好收到了“金粉课堂”和“中工云课堂”网络直播平台邀请,进行了多堂“加工中心复杂工件案例和加工中心技能竞赛经验分享”和“五轴加工中心技能竞赛案例讲解”的网络公益直播课,听课互动人数达上万人,获得了一致好评。

 张利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从此,他干劲更足了,他深知:“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他依托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平台,以点带面,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进步,认真钻研技术,毫无保留的做好传帮带工作,为公司辅导培养数控车工技师、加工中心高级工16名、技师24名、高级技师6名。经过十多年的苦心钻研,刻苦学习,从一名青葱少年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高铁工匠,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美的运用到工作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工作难题,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加工质量,积极投身工艺创新,技术革新。“进入新时期,作为青年要始终保持坚韧顽强、攻坚克难的意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质,为践行工匠精神努力奋斗。”这是张利好一直恪守的诺言。他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久久为功,驰而不息,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在专业领域中寻求突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踏上时代新征程,为“三高四新”战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