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人:刘少杰
中车资深技能专家
人物事迹

大匠琢玉,“智”匠琢“芯”

  

IGBT芯片被定义为“中国金名片”和高铁的“心脏”,在这些璀璨成果的背后,是一群IGBT人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无私坚守,其中有一个杰出代表,他秉承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专注坚守工匠传统,勇于追求创新,他就是新时代“智”匠—刘少杰。

刘少杰,男,汉族,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车资深技能专家。他是一名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中车高铁工匠、技能专家,该同志刻苦琢磨业务技能,精通熟稔半导体领域多种产品全流程,核心参与HVDC高压直流输电、大功率IGBT产业化建设等多项重点项目,并搭建7条芯片、模块制造生产线,参与50余种新产品的研制,用专注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他主持或参与《新曝光布局优化》《光刻胶减量》《降低750V薄片碎片率》《新型翻转倒片器》等25项公司技术攻关课题,完成58项现场改善,7项先进操作法,先后荣获中国中车“高铁工匠”“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资深技能专家”,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株洲所“技术能手”“十大杰出青年”等30余项荣誉。

潜心钻研,硕果累累。2006年,刘少杰毕业后进入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事业部。实际工作中,他学以致用,结合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经验,刻苦琢磨业务技能,精通熟稔半导体领域多种产品全流程,核心参与高岭、灵宝、葛洲坝换流站、葛沪二回、宁东至山东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他负责扩散工序的工艺操作中,经他手上流过的产品,扩散工序合格率达到了100%。伴随着大功率器件产品的不多升级,IGBT产品诞生了,刘少杰被派为“先遣部队”,参与IGBT产线建设。

勇于创新,实现突破。IGBT晶圆在试制初期,产品出现了失效问题,通过不断排查、分析,最后锁定“栅氧均匀性”为问题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又一次开启了建线后大家不能再熟悉的“24小时运转”模式,温度、气流、工艺时间等多个参数一遍又一遍的被近似苛刻的验证。通过一次次的气流和控温方式数据验证分析,产品片内均匀性从终于达到工艺要求 ,就意味着产品良率可以提升5%-10%。

小改小革,降本增效。随着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品逐渐增多,新的工艺将不断应用,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他扎根产线,组建攻关团队,紧紧围绕影响安全生产、制约经济效益提升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他主持或参与25项公司技术攻关课题,完成58项现场改善,7项先进操作法,为公司实现992万元效益。

导师带徒,百花齐放。刘少杰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强化人才培养、带动技能提升,提高经济效益和推进技术进步”为目标,努力提高工产业技术工人的学习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推动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工保障。通过各产线人才数据分析,半导体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比34%,他制定二项机制,搭建“研、学、产”三结合模式,通过“聚”、“育”、“强”、“芯”四大举措开展半导体特色的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核心技能专家综合素质和中、初工专业技能水平。

肩扛使命,身负重任,忘我奋斗,在微米间雕琢IGBT这颗中国“芯”。当听到央视台《超级工程》、《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对咱们国产IGBT的发展历程及其飞速发展情况介绍时,那一个个字眼、数字听之让人震惊、感慨:10年时间打破国外30年垄断、市场占有率从0攀升至60%、国内第一片IGBT晶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块封装-产品应用全产业链、产品应用于高铁、城轨、电网、风力发电、汽车新能源......作为一名半导体人他是那么激动又自豪。而用他的话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和公司许许多多一线员工一样,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希望自己亲手做的中车“芯”走向世界“芯”, 遍布在世界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