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人:刘玲琍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人物事迹

“特教园丁“32年用爱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


刘玲琍,女,1973年生,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级教师,任教听障学生听力言语康复。32年扎根特教讲台,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刘玲琍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用爱心和坚守点亮万千特殊孩子的人生。

“不要——打闹,要——练习——说话......”刘玲琍一边用手语轻轻向大家比划着,一边夸张地张嘴,展示着嘴、舌、牙、喉的变化,以便让孩子们感受正确的发音。这样温馨的一幕在过去的32年间不断上演着。现年48岁的刘玲琍是衡阳市第一批骨干教师。

1991年7月,刘玲琍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初登讲台,刘玲琍就担任了一年级聋生班的班主任,学生刚入学时只有七、八岁,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物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学生病了,她都全程陪伴、细心照料,在她的抽屉里,学生的病历也像作业本似的有厚厚的一叠。班上有名叫刘某慧的女孩,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常常哭闹着要找妈妈,甚至吞橡皮,拿小刀划伤自己,她就把晓慧带在身边,时刻关注和安抚。

刘玲琍当了30多年的班主任,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带着患病的学生去看病;记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钱为学生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陪伴在这些孩子身边。在学校,学生罗栋鑫始终叫刘玲琍“妈妈”,真挚而依恋。相对于传授知识,在学生眼中,刘玲琍更像是给他们温暖和爱的妈妈。

刘玲琍还是学校的“学雷锋志愿者”。虽然她独自抚育儿子,经济有限,但她依然资助四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她每周24节课,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但她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利用周末时间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送上最贴心的康复教育;冶金残疾人照料中心因资金短缺,急需一台擦鞋机和多媒体音箱,刘玲琍知道后立即捐款,为他们积极筹款。2016年,刘玲琍获得“衡阳市道德模范标兵”,市委市政府奖励3000元,她毫不犹豫地将所有奖金交给学校,建立了学生奖励基金。

“我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教书育人的工作。”2021年6月28日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刘玲琍老师光荣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谈起感受,刘玲琍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让她终身受益。

2023年,刘玲琍光荣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她真诚地说,她愿意一辈子做特教,一辈子当班主任。让学生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自食其力,拥有美好的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